最新驢友遊記 >NIT鐵蛋的空間

消夏旅養隨記 • 06 • 晉南民堡

2025-09-07 14:25:42 NIT鐵蛋 閱讀:228 積分:2001
    相關景區的詳細攻略:

    華夏文明早期,都會官民築高牆設里坊御外安內,鄉間旺族建「塢堡」防寇止盜。中唐之後,私築「堡壘」有忤逆之嫌,域內邑城增多民堡漸少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同仁有去晉南做「建築遺產」調研,告知那邊有大量「軍民兩用」的古堡時,很是在意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這些年雲遊華夏邊地,在晉蒙間時遇「營堡」,閩粵贛邊多有「土樓」。晉北舊時為「邊防軍鎮」,沿邊牆大量駐軍,築軍堡城壘為兵站營地。閩粵贛邊,後期南遷的「客家」與先朝殖民的「福佬/河洛」,族系衝突持續,接觸線民間雙方均爭朱「土樓圍屋」聚族而居以防衛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晉城的古堡群,村即是堡,堡即是村,軍民兩用的城堡是最大的特點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晉城古稱澤州,富煤鐵地帶城,戰國起大量生產鐵器。至大明,冶鐵業達到鼎盛,商業發達,又有豐富的煤炭資源,成為三晉最富庶的地區。明末清初社會動蕩,晉東南屢遭戰亂。富庶的澤州,成為頻繁劫掠的目標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古澤州雖商賈遍布,卻鄉賢輩出,出仕入相。有錢、有文化,也有技術。為了保衛家園,集體防禦工事「民堡」誕生。

    湘峪三都古堡 @NIT鐵蛋

    前次三晉一號旅遊公路環形,曾計劃行程後期走訪「晉南民堡」。及至渭汾時,熱帶風暴襲太行,未能如願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此次晉南行,陵川消夏數日後,趕赴晉南名氣最大的古堡群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皇城相府古堡群在陽城與晉城城區之間,郭峪村河谷有兩座古堡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不必理會「遊客中心」門卡管控,卡口外路口左轉,繞道「郭峪古城」西環路,直接去「皇城」,兩古堡之間酒店多家,吃住游均便捷,停車免費,之後北上「湘峪古城」無需回頭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古堡間樊溪邊,飯後百步走。客房內,夜觀「皇城」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次日大早,趕在大群遊客前入城,少受喧囂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黃城村的陳家堡因康熙皇帝來過而得名皇城。陳廷敬官至尚書,受封大學士又得名相府,從而名聲大噪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如今,這裡每天上演陳家接駕的好戲。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皇城相府內城為陳廷敬伯父陳昌言在明崇禎六年(1633年),為避戰亂而建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此地古時為樊溪河谷,唐代時溪西郭峪已成村。郭峪村除陳姓之外,還有王、張、范姓等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澤州地區,自古重教。郭峪三莊上下伏,舉人秀才兩千五。陳氏家族,明清260年出了41位貢生、19位舉人,9人中進士,6人入翰林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有官有商的陳家因家族壯大,在樊溪對面另建新宅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崇禎年間,關中已大亂,陳家頗具先見之明地在新居邊建了一座七層高碉樓,名「山河樓」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崇禎五年,關中王自用部隊血洗郭峪,多虧了山河樓保全了陳家和郭峪村部分鄉親的性命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此後,郭峪人逐步建立有藏兵洞的城牆和大碉樓,將村莊變為堡壘。對岸的陳家也築起高牆,將新宅和山河樓圍起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先期的陳家堡名「斗築居」,平面居大體呈長方形,依山勢而建,頗有立體感,形態與王家大院類似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陳廷敬顯貴后,陳家又開始興建外城「中道庄」。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外城平緩不規則,與內城對比形成錯落有致的輪廓和豐富的空間層次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    皇城相府,山西第三個獲得五星級的旅遊點。

    山西皇城相府 @NIT鐵蛋


    相府大美,但遊人也太多。相比之下,外邊的郭峪村堡要安靜許多。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郭峪村與皇城相府相距一里,一座頗具規模的城池。城高12米,城周1400米長,13座敵樓……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城防堅固,堪比雁門關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正門內有「市街」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村西的湯帝廟體量巨大,村人的精神中心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二郎與哮天犬,都是神界鬥士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郭峪古城有「中國鄉村第一城」之稱,規模宏大,形制完備。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古建面積達18萬平米,城垣城樓、官宦府邸、宅第民居、廟宇祠堂、店鋪作坊、苑囿園林、門樓影壁、水井等俱全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「老獅院」為陳廷敬的祖居,陳家發跡之處,因門前兩座威武石獅而得名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村西北的高塔是豫樓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登頂可以瞭望方圓十里景色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
    豫樓內設施齊全,包括水井、石磨、爐灶等,還設有暗道和暗洞……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這些設施使得豫樓不僅具有居住功能,還具備了防禦功能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郭峪古堡,歷經朝代更迭,依然保留著原始風貌,堪稱民間軍事工程巔峰之作。

    晉城郭峪古城 @NIT鐵蛋

    湘峪古堡處於沁水河東,地屬沁水縣,南去皇城相府不滿十公里路。

    湘峪三都古堡 @NIT鐵蛋


    沁河流域為西北進入中原的主要通道,明崇禎年間,陝北流寇來回作亂。作為萬曆年戶部尚書孫居相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孫鼎相兄弟的故里,湘峪城堡於崇禎七年(公元1634年)建成,族人免遭塗炭。

    湘峪三都古堡 @NIT鐵蛋

    湘峪古堡濱水而建,雄偉又壯觀。

    湘峪三都古堡 @NIT鐵蛋

    千餘米長的城牆,將村落包裹得嚴嚴實實。城牆與城內房屋上的拱形窗孔,密密麻麻,猶如蜂窩。因此,湘峪古堡又被當地人稱為「蜂窩城」。
    湘峪三都古堡 @NIT鐵蛋

    湘峪古堡的城牆寬4米,最高處為25米,東西長280米,南北寬150米。
    湘峪三都古堡 @NIT鐵蛋

    古堡城內牆上,布滿磚砌藏兵洞,洞洞相連,兼顧了兵營與倉庫功能。

    湘峪三都古堡 @NIT鐵蛋

    藏兵洞都設有拱窗孔,為瞭敵和防禦之用。

    湘峪三都古堡 @NIT鐵蛋

    與其他古堡相比,湘峪古堡內的街道呈「五縱三橫」棋盤式格局,順應地勢的走向,彎曲或連續折轉以強化防禦功能。

    湘峪三都古堡 @NIT鐵蛋

    古堡內保存著三條涵洞,暴雨時泄洪,遇戰亂逃生通。
    湘峪三都古堡 @NIT鐵蛋

    古堡的眾多院落中,最富特色的建築便是「雙插花」院落,正房兩側的耳房高出主房。

    湘峪三都古堡 @NIT鐵蛋

    「雙插花」外形與歐洲中世紀的教堂相似,中西方文化在建築中巧合,令人唏噓不已。

    湘峪三都古堡 @NIT鐵蛋

    古堡內的最高建築,被稱為 「瞭望樓」,又叫「看家樓」,其功能就是軍事防禦。樓體的拱形窗孔外飾甚是獨特精美。這種「嵌花眉檐」裝飾在同時期的古堡建築中是獨一無二的。近年來,府上加強傳統古村落保護、推動文旅康養業的發展,古堡煥發出勃勃生機,成為晉南金字招牌。

    湘峪三都古堡 @NIT鐵蛋

    接下來,西行逾百里,去沁水西部,那裡有「柳氏民居」,據說不錯,下期再見。


    NIT鐵蛋的遊記:
    微信訂閱:相約久久,贈送9000景點攻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