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驢友遊記 >NIT鐵蛋的空間

消夏旅養隨記 • 20 • 青城文博

2025-10-06 18:12:43 NIT鐵蛋 閱讀:202 積分:2010
    相關景區的詳細攻略:

    第三次來呼和浩特,今天是第一次準備進席力圖召看看。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之前路過,對大召街東的紅牆記憶深刻。東面這寺院前,當地人稱小召牌坊,老地圖上也有小召標識。那時行色匆匆,只安排了國保大召參觀,小召沒興趣。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事後再了解,這「小召」竟然是呼市院子最大的召廟,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三訪大召,再不去「小召」就說不過去了。時間把握的好,看大召時間抓抓緊,卡在官家遊客服務中心停擺前到「小召」門前。門票價格為30元/人,近晚人少。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席力圖為蒙古語音譯,意為"首席"或"法座"。萬曆十三年(1585年),寺廟因四世DL的老師第一世席力圖活佛長期主持此廟得名。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小召院子大,建築密度明顯低於大召。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這大殿,正宗藏式建築,裝飾精緻,風格獨特。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席力圖召為藏傳佛教格魯派(黃教)寺廟,歷史上曾為三世DL索南嘉措和四世DL雲丹嘉措的「法座」之地,也是本召迄今十一代活佛的「法床」之處(十一世活佛圓寂)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1696年,清朝康熙皇帝第二次親征葛爾丹,凱旋迴軍駕臨席力圖召,賜寺名「延壽寺」,並在寺內立滿、漢、蒙、藏四種文字的「征葛爾丹記功碑」。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席力圖召,即山門到大殿形成一條中軸線,對稱布置側,鐘樓(東)、鼓樓(西)、過殿、經堂、佛殿、碑亭、廂房等主體建築,以及古佛塔、佛爺府、塔院等建築。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古佛殿,席力圖召最早的建築,殿內供奉三世佛及八大藥師佛。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喇嘛塔,東側院里。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這塔號稱長壽佛塔,建於乾隆年間,是本寺啦嘛為祈求活佛長壽而建,塔高15米,漢白玉壘砌而成的珍品。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一街之隔,大小召宛若兩個世界。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人不多,清凈,歇腳的好地方。人家要下班了,起來吧。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必須再看看漢白玉塔。進門時沒打卡,補上。

    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寺 @NIT鐵蛋

    過馬路再去大召廣場,人少了些。

    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    大召門西八塔,美女們合影。

    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    回住處,路觀五塔寺。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習慣了早起,圍著五塔寺院外散步挺好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與晨練老兄聊兩句,他們說說我運氣好,五塔寺博物館不久前才恢復對外開放,上午9:00開館,無需預約,遊客們只需攜帶有效身份證件,由南門入館參觀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早飯後,退房,車子不用挪地方,近得很。提前兩分鐘再到達,值班員看你拿著身份證,直接示意入內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進門,一左一右,兩白塔。見塔繞三圈,祈福又減脂。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中國有兩處五塔寺:北京市海淀區的真覺寺(五塔寺)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金剛座舍利寶塔(五塔寺)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北京真覺寺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呼市的是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中國現存同類塔還包括北京碧雲寺、西黃寺、雲南昆明妙蓮寺及河北正定廣惠寺的塔,但僅上述兩處以「五塔寺」為俗稱或正式名稱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呼市五塔,正式的名稱為慈燈寺塔,在寺院最後方,緊鄰五塔寺後街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清雍正五年(1727年)建的慈燈寺,寺院盡端為金剛寶座式磚石塔,通高16.5米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塔基鑲綠色琉璃挑檐,高大的方台有七層綠色的琉璃挑檐,第一層上有蒙文、藏文和梵文三種文字的石刻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第二層到第七層的檐下共塑造1119尊各種姿態的鎏金小佛像,須彌座和基台座上的塔亭都布滿雕像,也因此得名「千佛塔」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方台上分列五座密檐式小塔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塔後山牆存蒙文天文圖、須彌山分布圖及六道輪迴圖石刻,其中天文圖為國內唯一以少數民族文字標註的赤道坐標星象圖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光緒十二年(1886年 ),陽察爾濟格根三世圓寂,寺中沒了活佛,喇嘛都回到小召,寺宇敗落,至共和國時期僅存五塔。文革后,成立了呼和浩特市文物管理所,開始建立資料檔案,樹立了保護標誌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2006年呼和浩特市啟動遺址復原工程,依據文獻與考古成果重建圍牆、殿宇及佛像,成為內蒙古首例原址復原古建築群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呼市的五塔,學名「金剛寶座式塔」,我上學時「教科書」有介紹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2010年,我第一次來呼和浩特市,五塔寺建築遺產朝聖,文革標語尚在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早些年五塔寺是文管所和獨立的召廟文化博物館,有藏傳佛教寺院歷史、文化介紹,展示藏傳佛教造像藝術等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第二次來呼市五塔寺還掛著「召廟文化博物館」的牌子,是一處研究藏傳佛教、寺院歷史、文化,展示藏傳佛教造像藝術的博物館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呼和浩特有「召城」之稱,有「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座綿綿召」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上圖是民國時期呼和浩特的城區圖,紅色的原點都是藏傳佛教的寺院,大召小召五塔寺在裡面。如今新城向東北大幅度擴張,四個市轄區總面積為2087平方千米!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近年呼和浩特市實施博物館改革,成立了博物院,被認定「國家一級博物館」。五塔寺博物館成為「一院六館」成員,納入博物院一體化運營體系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五塔寺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,這裡的佛像雪域風滿滿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「雙體四面佛」少兒理解不了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高原佛教不禁慾,千手菩薩亦存人性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五塔寺周二為閉館日,到此一游,有機會深入體驗正宗佛教豐富內涵與蒙藏深厚文化底蘊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來之前,聽說呼和浩特這邊自治區博物院新館也已落成開館試運行,趕過去看看。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路口堵車走錯了車道,必須在轉彎口提前進輔道。繞著博物館街區上一大圈,又見到這城雕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轉彎上幹道,右轉道堵車比之前多了一站地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這天是周日,閑人人太多了。領導說預約不上了,排隊也白排。出城吧,去大青山北,那邊才是真正的內蒙古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事後得知,呼市與自治區博物院是兩個獨立的博物館機構。搞錯很正常,就像我們在金陵呆了幾十年,今年才知道南京市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院不是一家……就連「視覺中國」也會搞錯,亂髮圖,下照題名「中國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博物院高空航拍」。
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這照片里右下方是「內蒙古烏蘭恰特」,自治區「紅色大劇院」。區博物館新館在烏蘭恰特東兩公里,中間隔著河及市政府。
    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    自治區博物院新館,6月20日開館試運行,首月接待觀眾63.5萬人次,單日最高接待量高達3.3萬人次,就是我們沒敢排隊的那一天。

    景區的其他遊記
    NIT鐵蛋的遊記:
    微信訂閱:相約久久,贈送9000景點攻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