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驢友遊記 >NIT鐵蛋的空間

消夏旅養隨記 • 19 • 土默大召

您已經去過 0 個景區
2025-10-05 12:21:51 NIT鐵蛋 閱讀:7 積分:2003

唵嘛呢叭咪吽,五當溝直接南下,災害性天氣預報,沙明線夜路禁行。

包頭五當召 @NIT鐵蛋

繞了一大圈,過包頭市東河區,考慮到再進市區投宿太折騰,東進40公里110國道過旗城,更合算。途中有鎮區,國道邊賓舍看上去不錯,歇息了,這天挺累的,從七星湖一路玩到五當召,少走走夜路為上。

包頭五當召 @NIT鐵蛋

次日晨起,風雨已過,藍天白雲又現。店家不提供免費早餐,一旁就是鎮區主路口,那邊必有吃的。

蓮花山 @NIT鐵蛋

這小鎮叫沙爾沁,對面就是蓮花山,包頭東的4A景區。

蓮花山 @NIT鐵蛋

看圖,昨晚如果走得出沙明線,溝口就在右方凹處。

蓮花山 @NIT鐵蛋

聽店家說,前年大雨山洪爆發,裡面多起車毀人亡事故……

蓮花山 @NIT鐵蛋

陰山山脈橫亘於內蒙古境內,東西走向幾百公里。包頭市東沙爾沁北的大青山上,拔地而起一座山峰,宛若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,原住民稱其蓮花山。後來者覺著山峰更像「仙桃」,是福祿壽之寶地。

蓮花山 @NIT鐵蛋

蓮花山海拔1545米,高處山下村子五百多米米。店家說主峰左面大石佛,就有四十米高,採用整塊山體雕琢成型,西部最大的露天石雕。

蓮花山 @NIT鐵蛋

蓮花山懷抱里,山岩石隙間的翠柏鬱鬱蔥蔥欣,山間平台上有廣化佛寺。廣化寺西有金夏邊牆稱「金長城」,寺廟是康熙年間建成的藏寺,亦稱新召。其東南有一座為通順召,建於明代崇禎年間,俗稱「舊召」。山下科爾沁村頭,廣化寺。這一帶大小七座寺院。

蓮花山 @NIT鐵蛋

科爾沁曾是康熙西征葛爾丹的兵營,如今是非常大的聯村。早十年包頭政府系統性開發蓮花山,通過了國家4A級景區評定。

蓮花山 @NIT鐵蛋

景區施工完善階段,尚未恢復正式對外開放,走了。

蓮花山 @NIT鐵蛋

土默川平原,西起包頭市郊東部烏不拉溝口,東至呼和浩特西南蠻漢山,北靠大青山,南瀕黃河。

包頭敕勒川文化旅遊區 @NIT鐵蛋

明清時期,土默川是蒙古土默特部主要駐牧地。

包頭美岱召 @NIT鐵蛋

土默特部首領阿勒坦汗推動蒙明互市,1572年修建歸化城(今呼和浩特舊城)。

包頭美岱召 @NIT鐵蛋

清初蒙漢分治,晚清土默川放墾,大量走西口講晉語的農工商來到這邊,平川牧群不見了。

包頭美岱召 @NIT鐵蛋

美岱召,大青山南麓,呼包二市結合部,土默特左右旗之間,鄰近110國道。

包頭美岱召 @NIT鐵蛋

1575年間,土默特部主阿勒坦汗在土默川上始建成城寺。

包頭美岱召 @NIT鐵蛋

1606年,也是明朝萬曆三十四年,西藏佛教界選派高僧達拉那達赴蒙古傳教。行前,雲丹嘉措授予其「大慈邁達哩呼圖克圖」稱號,成為美岱召第一位坐床傳教的活佛高僧。達拉那達大師深得蒙古諸領主敬仰,被尊稱為大慈諾們汗。

包頭美岱召 @NIT鐵蛋

美岱召依山傍水,融合蒙藏漢營造風格而建,是一座「城寺結合,人佛共居」的喇嘛寺院 。

包頭美岱召 @NIT鐵蛋

阿拉坦汗去世后,王妃「三娘子」,衛拉特蒙古奇喇古特部落首領哲恆阿哈之女,三嫁給阿拉坦汗子孫順義王,維繫了土默特部長達40年的安定局面。

包頭美岱召 @NIT鐵蛋

土默川西部均寬19公里,東部寬達200多公里,東西長約330公里,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,系由黃河及其支流大黑河沖積而成。

包頭敕勒川文化旅遊區 @NIT鐵蛋

土默川即是古之敕勒川也,野沃土肥,河流海子眾多,大黑河蜿蜒貫注。整個平原地勢平坦,氣候條件適宜,土壤肥沃,水源豐富,盛產小麥 、玉米、甜菜、胡麻 等作物和各類蔬菜,是內蒙古的"米糧川"。

包頭敕勒川文化旅遊區 @NIT鐵蛋

土默川即是古之敕勒川也,野沃土肥,河流海子眾多。

包頭敕勒川文化旅遊區 @NIT鐵蛋

敕勒川,

陰山下。

天似穹廬,籠蓋四野。

天蒼蒼,野茫茫,

風吹草低見牛羊。

包頭敕勒川文化旅遊區 @NIT鐵蛋

北朝民歌,風格豪放剛健,抒情爽直坦率,語言質樸無華,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。
包頭敕勒川文化旅遊區 @NIT鐵蛋

敕勒川國家草原自然公園,佔地超2萬畝,曾是土地撂荒、黃沙飛舞之地,大青山前坡生態修復工程成效顯著。今為國家林草局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。

包頭敕勒川文化旅遊區 @NIT鐵蛋

哈素海,是蒙古語「哈拉烏素海」的簡稱,意為「黑水湖」,有「塞外西湖」之稱。

呼和浩特塞上老街 @NIT鐵蛋

哈素海原本是幾百年前黃河改道變遷時,遺留在土默川平原上的一泓水面,因此也被譽為「黃河之海」。

包頭敕勒川文化旅遊區 @NIT鐵蛋

金川區,國家級開發區,土默川腹地,連接呼包兩市工業走廊的橋頭堡,北接110國道和呼包高速公路,南靠京包鐵路,東連呼准公路,距呼和浩特火車站5公里。

呼和浩特塞上老街 @NIT鐵蛋

又到呼和浩特,領導來過沒玩過。
呼和浩特塞上老街 @NIT鐵蛋

直奔大昭寺,暑假+周六,老城遊人爆棚。

呼和浩特塞上老街 @NIT鐵蛋

繞了一圈,在五塔寺西街有停車有「石榴花開酒店」,背後就是五塔寺。

呼和浩特五塔寺 @NIT鐵蛋

步行去大昭寺一公里,走起。
呼和浩特塞上老街 @NIT鐵蛋

民以食為天。德順源名氣大,慕名而來吃燒麥,排隊太久。

呼和浩特塞上老街 @NIT鐵蛋

相鄰的杜爾伯特,本地人推薦的,蒙餐更正宗。

呼和浩特塞上老街 @NIT鐵蛋

來呼市怎麼能不吃蒙餐。

呼和浩特塞上老街 @NIT鐵蛋


先去大召。

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大召廣場大汗雕像,阿拉坦汗。

呼和浩特塞上老街 @NIT鐵蛋

領導頭次來,打卡必須的。

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即使突降雨,依然看的很認真。

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還好,雨下的時間不長。

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大召,漢名「無量寺」,蒙語稱「伊克召」,意為「大廟」。

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呼和浩特最早的黃教寺院,蒙古地區僅晚於美岱召的黃教大型寺院之一,佔地面積近五十畝,建築面積上萬。

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阿勒坦汗曾到青海拜會大法王,許願在呼和浩特將「生靈依庇昭釋迦牟尼佛像用寶石金銀莊嚴」,開始興建大召。後來黃教三世大法王索南嘉措來到呼和浩特,親臨大召,主持了銀佛的「開光法會」,從此大召在蒙古地區成為有名的寺院。
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「呼和浩特」是蒙古語音譯,「呼和」意為「青色」,「浩特」意為「城市」。

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數百年來,大召一直是內蒙佛教的活動中心,居於明清著名的「七大召」之首。

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這個木雕太討喜,無視禁止拍照,轉一圈趁「喇嘛」刷手機時,悄悄地拍一張。

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大召全貌啥樣子?查邊全網沒鳥瞰,看來這片高度自治禁止航拍。西南住區有高層,住戶無視禁令拍照放網上,下載貼圖。

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滿意了,走。

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外面人依然很多,釋迦八塔打卡要排隊。離下班時間還有半小時,去隔壁「席力圖召」回頭再來拍八塔。
呼和浩特大召寺 @NIT鐵蛋


景區的其他遊記
NIT鐵蛋的遊記:
微信訂閱:相約久久,贈送9000景點攻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