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驢友遊記 >NIT鐵蛋的空間

消夏旅養隨記 • 26 • 天邊草原

2025-10-17 16:19:00 NIT鐵蛋 閱讀:3 積分:2003

    到東烏珠穆沁東部的達哈拉蓋圖農牧場,吃住安頓好,日落前還有四個多小時,我陪領導去烏拉蓋河上游草原轉轉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烏拉蓋草錫林郭勒大草原的東北角,大興安嶺分水嶺以西,國境南。內蒙最大的內流河~烏拉蓋河,發源於草原東北的大興安嶺山地,自東北向南,然後西去,吸納眾多支流水系,在草原中部地處形成濕地及內流區鹹水湖泊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烏拉蓋流域面積2萬多平方公里,其草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原,屬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過渡地帶,以典型草原為主。
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抗戰勝利后,軍方肅清這裡的殘廢流寇分子,共和國初期建立國營「烏拉蓋郭勒機耕農場」……近年來,錫盟官方將烏拉蓋草原冠名「天邊草原」,盛邀天南地北的遊客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新世紀改組為行使旗縣管理職能的烏拉蓋管理區,掌控烏珠穆沁草原東部數千平方公里水土最豐美之地,直屬內錫盟管轄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烏拉蓋河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河,發源於大興安嶺西側的烏拉蓋河,早年在草原中部窪處形成了大片沼澤、濕地和湖泊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烏拉蓋河是蒙東幾萬平方公里乾旱草原和烏拉蓋濕地的生命線。文革后,烏拉蓋河修水庫,98年大洪水沖毀堤壩,下游草原被淹成大湖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水庫重建又截流,下游水蒸發「湖泊」乾涸,大面積水蝕荒漠出現。上游開工礦業又截水,十幾年水庫不放水,原有濕地成乾草場……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如今游「天堂草原」,只能引導人眾去水庫上遊了,繞開「烏拉蓋高壁」周邊一望無際的鹽鹼灘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我們住的「哈拉蓋圖」,「哈拉」意為黑色,「蓋圖」意為「搖籃」,本是象徵生命起源或庇護所……語言學者破譯:「烏拉蓋」,兀勒灰音譯變音,源於「斡羅忽訥惕」部落。「斡羅」既是「烏拉」的;「忽」或「渾」,是蒙語「人」的意思。「烏拉蓋」一詞,大草原古語「山裡人」之意(來源:錫林郭勒日報)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烏拉蓋高壁本是高原內流區鹹水湖泊,歷史上作為烏拉蓋沼澤區的重要組成部分,具有重要生態功能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「症能量」解釋: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,合理地開發利用水資源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水庫對防洪抗旱,人畜飲水、漁業生產起到重要作用,為地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帶來福音,為草原特色水上風光旅遊業鋪平了道路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
    認可「狼圖騰」的人眾則發聲:近年來草原氣候逐漸乾旱,草原沙化和鹽鹼化面積逐漸擴大,嚴重破壞了草原生態環境,形勢十分嚴重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烏拉蓋河流域下游濕地逐年乾涸,草原沙化和鹽鹼化面積逐漸擴大,植被已經從濕生植物逐漸演替為衍生和沙生植物,裸露的湖底已經成為北方沙塵暴的重要來源之一……重商發展階段,兩難。2018年夏天,我到穿越東西烏大草原時,過該湖泊,已接近完全乾涸(下圖)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這次只有四個小時時間,我們到達了下圖紅圈位置。再往北,油路終止。往西去賀斯格烏拉~野狼谷,油路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
    2012年,我試圖自B點繼續向北,沿黃線穿越至邊境公路331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大雨後,烏拉蓋河水大,沒能涉水過河。繼續沿小路北上,走到盡頭,太多的河汊濕地,沒成功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紅點旁高坡,上有通訊站,必是最好的「觀景點」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上,大場面!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沒法用語言讚美了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只能截圖放大,共賞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遠處的山下,就是國境線和331國道了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兩個小時已過,鎮區出來已近七十公里,回頭吧。百度導航又掉鏈子,烏拉蓋河西大好的旅遊油路,竟然不通。這段路剛剛走過,好得很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給度娘點面子,回程按導航走,過河東瞧瞧,那邊啥場景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過橋,多年塵封的記憶瞬間激活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那還是烏拉蓋官方推出「天邊草原」概念之前,我陪著老泰山一行有內蒙走過這裡,照了很多像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老人家很牛,和我們一起穿越,徒步草原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原生態的「天邊草原」,這樣的,2012年8月4日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讓天南地北的遊客來到烏拉蓋,感受天邊草原的純凈與遼闊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太小?抱歉,豎屏放一張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穿越回2025年7月22日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河東。
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這邊叫「烏拉蓋洪浩勒圖」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洪浩勒圖是哈拉蓋圖農牧場下屬分場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洪浩勒圖地處大興安嶺山地和內蒙古高原的銜接處,洪浩勒圖,錫林郭勒盟與興安盟、通遼市交界地帶,農牧業功能區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河東,靠海更近點,應該是更土肥水豐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瞧,漢式定居點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查干哈達村,全國文明村鎮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大拖拉機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換個角度,往北看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村南出村,往團場方向,有大片樹林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這般好路,必須安步當車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借用領導的私房照,這身後是牧草,不是菜花田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公路靠近烏拉蓋河濱,九曲灣濕地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有橋,回河西。走水庫東,繞路太多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不錯,不錯,這次來烏拉蓋,時間把握的好,感謝長生天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前方,知青小鎮,過去就能見到水庫,之後馬上到是團場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這裡以前十兵團的連級駐地,文革中來過大批知青。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時間大師再自證,看完「連部」,太陽公公再見了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對了,補充一段,剛才如果不過橋,沿河南下幾里路,有處「玉龍灣草原風情攝影文化旅遊基地」。這橋在烏拉蓋水庫旅遊點上游26公里處,一旁的山頭有觀景台,可俯瞰"雲河九曲"草原風光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基地所在山脈和北部的查干敖包山脈,景區取名「玉龍灣」,喻意玉龍騰飛之地。 基地水草豐美,每年吸引大量珍稀野生動物 來此棲息,經過長期保護和宣傳,已形成社會各界共同保護野生動物的理念。

    烏拉蓋洪浩勒圖 @NIT鐵蛋

    小眾高端旅遊點,十三年前到過,還沒開發……如今常年開放,面向國內外攝影愛好者,提供四季攝影場地和優質游、購、娛服務。

    兵團主題公園 @NIT鐵蛋



    NIT鐵蛋的遊記:
    微信訂閱:相約久久,贈送9000景點攻略。